小寶貝回家與我們朝夕相處後,
寶寶的睡眠問題便成一大課題,
關係著老公及我能否有精神好好照顧小寶貝,
因此調整作息變成第一個要面臨的難題,
上網搜尋了相關資訊,
發現此篇文章內容講的很仔細,
讓我清楚了解小寶貝的生理作息狀態,
對於小寶貝不時驚醒哭鬧的情況也較為釋懷,
分享給跟我有一樣難題的新手爸媽們,
讓我們一起為"睡飽"來奮戰吧


2007.1月嬰兒與母親
教養指南針

你是熊貓眼爹地、媽咪嗎?
調整寶寶作息,一覺到天明!
 

文/財團法人仁愛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林玠模
輯/張玉櫻
 
對家有新生嬰兒的父母而言,最感到辛苦的是寶寶每天數回的生理循環週期──吃、拉、睡,而且日夜不分,甚至一直哭鬧,讓許多爸媽都成了熊貓眼!究竟該如何調整寶寶作息,讓他早點一覺到天亮呢?

Baby日夜不分,爸媽傷腦筋!
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五大重要需求,只要這五項重要需求能夠有充分而平順的滿足與運作,則健康狀況可以說大約八成以上沒有大的問題。

對於一個小寶寶而言,喝幾乎等於吃,而撒(解尿)通常為吃喝多少的指標,所以大概可以簡化為吃、拉和睡,而這三項重要指標又是息息相關,越小的寶寶,吃、拉和睡更是規律交互出現,吃完了常接著拉並接著睡,睡醒後通常就是要吃了,如此循環過每一日。對於家有寶貝的新手父母而言,最感到辛苦的部分也和這個每天數回的循環週期相關。

一般的成年人,每日大約進食3~4次,睡眠時間集中在夜晚,而且持續6~8小時左右。而偏偏新生小寶貝的進食與睡眠週期和成年人有顯著的不同,一天可能要吃上6~8次,睡眠時間一整天平均分佈,也就是說每3~4個小時就要醒來吃(拉)一回,再入睡,日夜不分;更有甚者,常常在夜裡是小寶寶最愛哭鬧的時候,不管您使盡各種方法,總要鬧個一兩個小時不睡覺,甚至一直哭鬧。這都是造成許多爸媽生活上最困擾之處,有時還要擔心小寶寶是不是有健康的問題呢!

寶寶的正常睡眠生理需求
原則上,年齡越小的寶寶,睡眠時間越長,並且從剛出生時的日夜平均分佈,慢慢進展成為夜裡多而白晝少。表一列出0~2歲健康寶寶的睡眠時間長短,以供各位爸媽參考(當然每個寶寶有其個別差異性,睡眠時間不一定完全相同)。

表一 0~2歲健康寶寶的睡眠時間參考數據
寶寶月齡/年齡
一天的睡眠時間總和
白晝和黑夜所佔比例
新生兒(出生到1個月之內)
大約16.5個鐘頭
白晝和黑夜各佔一半,且一整天裡平均分佈
1個月大時
大約15.5個鐘頭
夜裡約8.5個鐘頭,白天7個鐘頭

3個月大時
大約15個鐘頭
夜裡佔10個鐘頭

6個月大時
大約14.5個鐘頭
夜裡佔11鐘頭

1歲時
將近14個鐘頭
夜裡佔11個鐘頭

2歲時
慢慢減少到約13個鐘頭
夜裡大約維持11個鐘頭

※夜裡的睡眠時間,並不是指一個連續的睡眠,指的是幾個睡眠週期的總和。

何時可以一覺到天亮?
根據一般正常寶寶睡眠週期所做的研究,大約70%的寶寶,3個月大時,晚上可以連續睡上8個小時;83%於6個月大時可以如此;到1歲以後,只有10%的孩子無法一覺到天明。然而以上都是權威文獻上的統計資料,實際上每個小寶寶之間的個別差異有時候會相當的大,特別是越大的寶寶,相互間的差異就越明顯,而這些差異除了和每個寶寶的生理發育有關之外,也和照顧者以及環境因素有很大的相關性。
至於寶寶夜晚睡眠的持續時間主要受到「進食間隔」和「睡眠週期」所影響。

◎影響因素1:進食間隔
一般而言,部分的寶寶在3~6週大之後,可以不需要半夜起來餵奶。然而半夜是否需要餵奶的個別差異很大,雖然生理上不一定需要半夜餵奶,但也不是每個寶寶都可以在這麼小就做到。相對而言,3~6週大前的寶寶,半夜的餵奶通常是不可避免的。

◎影響因素2:睡眠週期
影響寶寶夜晚睡眠的持續性除了「進食間隔」這項因素之外,就和「睡眠週期」相關了。寶寶的意識狀態主要分為六大狀態,分別是:熟睡、淺睡(快速動眼期)、睡醒不定狀態、全醒、鬧情緒及啼哭。
寶寶在4個月大或更早的時候,睡眠就開始會有固定的模式,通常一個睡眠週期維持約3~4個小時,表二有簡單說明。

表二 寶寶的睡眠週期及行為特徵
睡眠週期
睡眠狀態
行為特徵
週期前段:入睡後約1個小時
淺睡狀態
有時會有些身體或臉部活動。

週期中段:約1~1.5個小時
熟睡狀態
通常寶寶此時很少移動,難以因刺激而驚醒。

週期後段:熟睡狀態後約1個小時
淺睡狀態
有時會有些身體或臉部活動。

過渡期(關係著寶寶能否順利進到下一個睡眠週期)
睡醒不定狀態
此時很容易被驚醒,且常有一些活動模式,例如吸手指、大哭或晃動身體,甚至自言自語。
「睡醒不定狀態」相當重要,如果寶寶能夠透過自我慰藉而順利進到下一個睡眠週期,則睡眠便會變得穩定,可以延長到一次長睡8小時,甚至更長。

而睡眠可否延長視情況而定,寶寶若在警醒的狀態下,不斷有回應刺激或餵食,則會轉而增強清醒程度,反而不容易讓自己進入睡眠狀態。相反的,如果避免過度的回應刺激,寶寶就會逐漸找到自我安撫的模式,慢慢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。

幫助寶寶夜晚入睡的方法:
父母避免過度介入及刺激,以建立自我撫慰模式

◎對於較小的寶寶:
特別是3~12週的階段,寶寶在每3~4小時有可能因為睡眠週期而警醒,在神經系統未臻成熟的階段,可能會有哭鬧不安的情況。一旦確定不是尿片濕、肚子餓或身體不舒服,父母能做的是盡量淡化刺激,減少干預;因為過度安撫刺激或抱起,可能讓寶寶反而全醒,延長哭鬧的時間,無法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。

◎對於較大的寶寶:
1.注意寶寶的作息:例如午睡是否時間太長或是太晚,1歲以上的孩子,午睡時間應該早一點,最好在下午1點以前,而且避免午睡超過2個小時。若是下午3點以後的睡眠,都有可能影響夜間睡眠的持續性。
2.培養固定就寢模式:睡前有個平靜安詳的就寢模式,例如說說床邊故事、輕聲細語,先協助寶寶安靜下來,再將寶寶安置在床上,讓其學習自行入睡。如果老是讓寶寶在胸前懷裡睡著,寶寶就會養成必須藉著媽媽抱著才能入睡的就寢模式,如此一來,夜裡寶寶從每4個小時的睡眠週期中醒來,就一定要再由媽媽抱入懷抱才能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,照顧者變成寶寶夜裡醒來自我安慰並進入下一睡眠週期的一部份,這樣的模式如果養成,就會一直延續而難以改正。
3.給予一件特殊的寵愛物(娃娃或床單):使之替代照顧者出現的需要,協助養成寶寶自我慰藉的模式。
4.當寶寶半夜醒來,避免將其抱起或過度刺激:可嘗試用輕聲細語或用手輕拍,並提醒其身邊的寵愛物,讓寶寶嘗試自我安撫,漸漸減少對照顧者的依賴,自行進入睡眠。

家中的寶貝如果能夠有規律的生活作息,擁有比較長時間而平順的夜晚睡眠,對於照顧的成年人來說就可以減輕許多負擔。養成規律的作息和夜晚的獨自就寢入眠,對於寶寶也是個正面的發展里程碑。在精神上支持寶寶,鼓勵寶寶並多加讚美,一定能夠享有更好的親子關係。

 (詳文請見2007年一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